English

一条腾飞之路

1999-10-12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新 张景华 我有话说

经历了8年艰苦准备,燕京啤酒集团终于迎来了腾飞的新世纪。1990年,燕京啤酒的产量达8万吨,进入全国大型啤酒企业行列。之后,1991年产量达10.19万吨,进入“全国十大”啤酒企业;1992年产量为12.3万吨,进入全国前五名;1993年产量达18.5万吨,位居国内第三;1994年达23.3万吨,居国内第二。到了1995年,产量达35.6万吨,和青岛啤酒厂并列全国第一。

这时,燕京啤酒对市场的冲击力已罕有匹敌。1993年,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上份额占到50%,这之后的4年间,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。到了1996年,市场份额已达80%,而仅仅5年以前,燕京还是在几个大名牌夹击下名不见经传的“小兄弟”。在牢牢地把握住北京市场后,燕京人开始把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市场。1994年以前,燕京的企业市场规划一直是“发展北京市场”,1995年计划变为“巩固北京市场,开发天津市场”,1996年是“巩固北京,发展天津,开发华北”。当1998年燕京集团认定自己的“大华北”市场已经形成时,他们又提出“巩固北京,发展华北,开发全国,进入国际”的大市场战略。

企业在腾飞,经营理念、技术管理以及企业精神日渐成熟。

走民族产业之路

80年代后期,企业界一片“合资”呼声。众多颇具规模的啤酒企业挂起“合资”牌匾。风闻这一消息,国外的20多家知名啤酒品牌,如法国的达能、英国的巴拉斯、德国的贝克、日本的麒麟、美国的百威等都表示出和燕京合资的意向。合资后企业能享受到国家减免税的优惠政策,及其它种种“实惠”,但外商在合资时往往要求企业放弃自己原有品牌。燕京集团的领导班子认为,我们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还能进一步扩大市场,搞合资不是最好的选择。集团将自己的意见向上级领导做了认真反映,最终,燕京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路。数年之后,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啤酒品牌都不复存在了,而燕京啤酒这面民族产业的大旗却越飘越鲜艳。燕京的领导班子不图眼前利益,以少有的远见卓识奠定了腾飞的基石。

走高科技之路

支撑燕京飞速扩张的因素很多,但不间断地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则是其中最突出的。1991年至1995年“五年规划”期间,集团技改投资4.1亿元;1996年至1998年,技改投资高达11.5亿元。而早在1985年,燕京就在国内率先引进电子计算机系统来控制啤酒生产过程。10几年间,其计算机系统已更新了4代。国家“七五”、“八五”攻关项目的“酶法糖化”工艺和“高发酵度酵母”等成果,大都是在燕京试验成功的,并且迅速转化为生产力。在原轻工部推广的啤酒制造业12项科技成果中,燕京率先使用的就有8项。

与此同时,他们与清华大学联手进行膜过滤技术研究;跟中科院联手进行酵母选择研究;与冶金部合作解决了电子计算机控制整个酿造工艺问题;与上海化工研究所合作,解决了洗瓶干净度、光泽度和亮度等问题。

走精品之路

燕京啤酒是啤酒行业首批通过ISO9002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啤酒品牌,并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推荐为国产精品,是原轻工部优质产品、全国优质产品。目前,燕京集团已有6个系列、20多个产品上市。在90年代初的几年里,燕京几乎是每年推出两到三个新品,每二年有一个产品获奖。燕京人始终坚持按照国际标准和高于国际标准的企业内控指标进行,坚持100%的质量否决权。即使在啤酒销售旺季也实行均衡生产,以确保啤酒质量的稳定。1995年9月,他们兼并了华斯啤酒集团后,在对其发酵罐中存有1241吨酒液进行检验时,发现与燕京啤酒质量、口感差异较大。当时有人建议用充CO2的办法进行遮掩,总经理李福成表示,糊弄消费者的事坚决不干。于是,价值100多万元的华斯啤酒被全部倒掉。

目前,一项“20万精品工程”又在燕京投产。工程的标准定位是要达到90年代末的世界先进水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